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发布的含乳饮料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报告显示,受碳酸饮料、果汁和蔬菜汁类饮料产量下降影响,2018年饮料行业总产量15679.2万吨,比2017年减少2371.8万吨,而2018年含乳饮料规模以上企业总体产量1631.45万吨,比2017年增加99.52万吨。是何因素让含乳饮料在饮料行业产量整体下降趋势中实现增长?含乳饮料产品的市场在哪里?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解渴、补充营养的早餐辅助品
近日,记者走访了北京市丰台区的多家超市商场发现,饮品货架早已不是碳酸饮料、果汁饮料的天下,水饮料、茶饮料、功能饮料、含乳饮料等产品也占据着饮料行业市场份额。
各种各样的乳酸菌饮料、果粒奶优、花生牛奶复合蛋白饮料都可在货架上觅得身影。大部分产品单件价格在2元到10元,产品包装上均可看见与牛奶相关的图片。蒲黄榆物美大卖场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AD钙奶’这类含乳饮料产品带孩子的家长购买的比较多。”记者随机采访多位携带小孩购物的家长,他们多数表示购买乳饮料主要是因为口感和风味,“可以解渴,也可以充饥补充营养”,一位家长这样说道。
采访中,不少年轻消费者则表示会直接将乳饮料加上面包之类的食品当做一顿早餐。同时,记者在某电商平台搜索“含乳饮料”,“乳酸菌含乳饮料益生菌早餐酸奶”销量上万,在买家评论中也不乏“充当早餐”“好喝”“有营养”等字样。而在搜索结果中,绝大多数产品在介绍中都标示了“早餐奶含乳饮料”。但也有一些消费者认为,酸奶饮料、乳酸菌饮料等都属于“含乳饮料”,并不是奶,营养成分本就无法与奶相比,单纯喝含乳饮料不一定能满足营养所需。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发布的含乳饮料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报告中提到,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以前的饮食习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家吃早餐的上班族越来越少。针对这一饮食习惯的特点设计产品配方,增加含乳饮料的营养价值,使其成为传统早餐的替代品或辅助品,这样的消费定位赢得了市场的欢迎。融入早餐市场给含乳饮料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不断完善的标准保驾护航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国家标准GB/T 21732-2008《含乳饮料》中规定,含乳饮料是以乳或乳制品为原料,加入水及适量辅料经配制或发酵而成的饮料制品。含乳饮料还可称为乳(奶)饮料、乳(奶)饮品。同时,含乳饮料包括配制型含乳饮料、发酵型含乳饮料、乳酸菌饮料三种类型,发酵型含乳饮料还可称为酸乳(奶)饮料、酸乳(奶)饮品。
虽然定义中出现了多个“乳”,但“饮料”才是重点。一位多年从事蒙牛等乳品地区销售的代理商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含乳饮料与纯牛奶差别很大,购买者很容易分辨。“最简单就看名称,像牛奶饮料、乳酸饮料、乳酸菌饮品等带了‘饮料’二字的就是含乳饮料。”当记者提到市场上关于“含乳饮料营养价值大不如牛奶,乳饮料就是糖兑白开水,厂家把它‘营销’成‘可以代替早饭’是忽悠了消费者”的言论时,该代理商讲道,“过度营销肯定有,但也不能‘一杆打死所有’。这类饮料中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0%(其中乳酸菌饮料不低于0.7%),一些创新产品中还含果汁、茶或其他营养成分,虽然含量比较低,但不是完全没有营养。随着未来技术的提高,产品的营养成分上去了,自然是可以成为早餐之选”。
此外,记者还注意到,去年《含乳饮料》国家标准被列入制修订计划。公开的《含乳饮料》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关于产品标签部分补充了:“含乳饮料还可标示为乳(奶)饮料、乳(奶)饮品,鼓励标示乳来源,如牛乳饮料、羊奶饮品;发酵型含乳饮料还可标示为酸乳(奶)饮料、酸乳(奶)饮品。”有业内人士表示,加入乳来源这一选项为消费者购买乳饮料提供了更多选择标签,或许也将成为产品吸引消费者的一大亮点。
消费转变促含乳饮料发展
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中国含乳饮料行业将继续保持健康稳定发展,增长率基本稳定在6%—8%。预计中国含乳饮料行业总产值从2019年达到973.50亿元增长到2023年达到1314.40亿元。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接受消费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道:“含乳饮料成为早餐的佐餐产品已经有一定的历史,像娃哈哈旗下的营养快线,便是小孩子作为一个早餐佐餐的饮料,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消费基础。但现在中国的含乳饮料大部分来说都不能够匹配新生代对于含乳饮料的核心需求和诉求,含乳饮料不单单是抗饿耐饥的身体能量补给品,更需要满足传递心情表达关怀的精神诉求。”
“从产业端来说,含乳饮料的议价能力、进入门槛会更高。从消费端来说,随着消费升级,含乳饮料已经成为了很多消费者的选择方向。从新零售或者说新生代的购物思维与购物行为去看,含乳饮料的未来一定是朝着高端化、低糖、低脂发展。营养化、高端化、定制化、小众化也必将成为整个中国食品饮料的一个发展趋势。”朱丹蓬如是说道。食品饮料行业靠强势的广告轰炸来获得消费者购买的时代已经过去,企业只有生产出品质优且性价比高的产品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